日系百貨店與賣場脫離「封閉式創新」模式

日系百貨店面臨國內市場縮小的現況,意圖在亞洲地區另尋生路,透過「場地出租」的方式招攬承租人,在網路通販橫行的逆境中確保收益。
集結了許多商業設施(大型購物中心shopping mall)的新加坡烏節路上,位於約中央位置的商業設施為「伊勢丹烏節店」。雖然為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所開設,但店鋪內卻有Sony、瑞士高級鐘錶品牌「FRANCK MULLER」等專賣店接連並列,不見任何伊勢丹自行設置的賣場。
「伊勢丹烏節店」自1986年到2016年期間已完全移除自家賣場,出租所有場地,蛻變成購物中心(shopping center),建築外的招牌是伊勢丹所留下的唯一影子。
日本百貨店於1960年代開始向東南亞發展,1690年代金融風暴過後許多店家相繼撤收。雖然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有11間店鋪殘存下來,但其中位於新加坡的6間店鋪在2018年3月期前的連續4期營業成果皆為虧損。泰國、馬來西亞分店亦無法獲利。
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對於開設在日本的店鋪雖抱有架設自家賣場的堅持,但在「伊勢丹烏節店」卻採用了出租場地以賺取收入的戰略。預計在2020年於菲律賓馬尼拉開幕的商業設施也將把出租場地納為其中一項獲利方針。
東南亞的百貨店業界正陷入嚴苛困境。東急百貨店於2015年設立在曼谷的2號店才剛開幕沒多久就決定撤收。印度尼西亞知名零售企業Mitra Adiperkasa也縮小了百貨店部門規模。馬來西亞百盛商業集團(Parkson)向越南進行發展,但店鋪數量也減至6間,為巔峰期的一半。
日系流通業幹部指出:「比起百貨店,消費者似乎變得更喜歡經由品牌世界觀所打造出來的專賣店。」這起因於國外旅遊與網路普及讓消費者的眼光逐漸變高。
網路通販擴大也造成影響。根據美國Google與新加坡政府投資的淡馬錫控股公司調查結果顯示,東南亞主要6個國家的網路通販市場在2017年的收益為109億美元(約1兆2000億日圓),比前年增加兩倍。預計到了2025年將會膨脹至8倍。消費者比起購物更會為了享受美食與電影等娛樂而踏入購物中心。
於東南亞地區穩定獲利的日系百貨店,只有在1993年於新加坡開幕的高島屋。起初10年雖持續虧損,但採用當地人才與傾聽當地需求後重振百貨店,加上場地出租的收入便獲得收益。
包含在11月10日於泰國開設的首間分店,高島屋立下了讓亞洲4間店鋪在4年後皆獲得收益之目標。有了新加坡的成功經驗,木本茂總經理豪邁地表示:「不用把東南亞的百貨店市場看得太悲觀。」

[2018年11月12日/日本經濟新聞]


連鎖企業品牌故事

潮流探索

推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