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員工當客戶」恆隆行如何利用數據成功留住人才?

過去,「數據就是新石油」的說法不脛而走,幫助不少企業精準決策,但如今,數據也成為企業在缺工海嘯時的留才利器。
來到以代理Dyson等國際精品消費電子品牌聞名的恆隆行台北內湖總部,3個樓層的員工茶水間,都配置有自家代理的氣泡水機、淨水器、手沖咖啡機、義式濃縮咖啡機,總硬體成本至少8萬元起跳。
不少員工下班前拿著水壺裝淨水器濾過的水回家喝,董事長陳政鴻知道了,卻一點也不生氣。「我們一直都很重視員工,從我父親(恆隆行創辦人陳德富)就是如此,」他說。但如今,在「把員工當顧客」的思考下,恆隆行不只用數據轉型把自己打造成「以顧客為中心」的企業,更希望藉由數據分析了解員工的心。
一位競爭同業觀察,恆隆行的離職率原本就偏低,在透過數據分析解讀員工疑難雜症後,確實更有助於留住人才。
故事,得從兩年前開始說起。
創立滿一甲子的恆隆行,向來靠著自身獨特的選品力炒熱冷門高價家電,不需要知道客人是誰,只需要選好商品、鋪貨、行銷,工作就完成,還能屢創銷售奇蹟。
兩年前,恆隆行營收雖然依舊維持兩位數成長,但剛滿60歲的陳政鴻注意到市場變化愈來愈快,必須及早啟動轉型,才能永保不敗。
過往不清楚顧客樣貌的他們,如今得藉由第一線銷售人員和顧客的互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與痛點,並調整服務和商品。「如果要改變,一定要在公司營運不錯的時候改,如果在走下坡的時候改,想的都是怎麼應付困境,」他強調。
恆隆行先在2020年成立資料科學團隊,同時為了讓恆隆行基業長青,陳政鴻打算從平均年齡35歲的員工中選拔接班梯隊,啟動OKR(目標與關鍵成果)計劃,由員工針對公司改革事項提案。
OKR成功凝聚恆隆行內部渴望變革的力量,但員工各自想法過於發散,「沒有策略藍圖和願景,很像是一盤散沙,」恆隆行長期發展室資深協理陳思樺坦言。
經過不斷討論,並引進安侯建業諮詢服務部門意見,恆隆行先成立長期發展室,主要任務是創造不一樣的消費體驗、培養數據團隊,並打造數位商業模式。
而後再由長期發展室主導,加上產品、行銷、客服、維修等部門選拔出的同仁,成立智慧轉型辦公室(TMO),推動公司整體數位轉型,從2021年12月開始每個月開月會,並向陳政鴻報告。
TMO整合電商、百貨、連鎖通路等顧客數據後,透過數據分析顧客類型,再根據不同類型顧客需求推出新服務或新產品,擴展業務範圍,並同步蒐集數據,優化顧客數據分析。
對恆隆行而言,TMO就像是外掛在人資等傳統組織的飛輪般,同時針對外部客戶與內部員工推動變革。恆隆行的外部改革,回應到企業內部的人才策略升級,最重要的就是把員工當成顧客、重視員工滿意度,以把人才留住。
除了在茶水間、洗手間等辦公室各角落添置自家代理的家電,讓員工能和顧客一樣體驗產品,分析數據時能用同理心洞察消費者行為,陳政鴻過去2年來更不斷從薪資著手,提高員工滿意度,光是2022年整體本薪加薪幅度就超過12%。
升級一:重點引進數據人才,對公司有貢獻就有更多分紅
過去恆隆行採傳統核薪模式,管理職才能領較多分紅、績效或年終獎金,2021年陳政鴻找來專精人力資本、員工福利數據調查的顧問公司韋萊韜悅,重新校準薪資結構,並設計出符合未來恆隆行發展的職系系統。
「本薪至少是同業PR75以上,如果把紅利、績效獎金、年終獎金加總,我們絕對比同業高不少,」陳政鴻拍胸脯保證。
其中,目前重點發展的數據人才領域,更會在核本薪時特別關注是否優於市場行情。
升級二:用數據解讀員工心聲,更有底氣走轉型之路
此外,恆隆行也希望聽到員工心聲。2021年首度針對不同世代調查,雖然僅開放2天填答,但回覆率幾近100%。用大數據分析解讀後發現,32歲以下非常在意工作意義,希望職場中能盡情表達意見、重視工作成就感。
相對之下,40歲以上資深員工會比較希望求安穩,對數位轉型的未知感到疑慮,但後者在數據分析中屬於少數,也讓恆隆行更有勇氣往轉型路走下去。
「不可能等到大家都懂才往下走,」陳思樺強調,無論是對外部顧客或內部人才策略的數位轉型,TMO裡由各部門選拔的同仁,在內部有疑慮時,可以扮演溝通橋樑角色,讓資深員工步調也能和32歲以下員工趨於一致。
升級三:數據分析員工需求與痛點,從五面向思考人才佈局
下一步恆隆行要做的是:導入數據,如顧客般精準分析員工的需求與痛點。
負責和人資共同擬定人才策略的陳思樺,正忙著梳理現況,由「選、任、進、用、留」五面向思考人才佈局。
輔導恆隆行人才策略轉型,安侯建業數位創新服務營運長賴偉晏建議,必須把員工旅程拆得很細,如從員工應徵時的人才庫建立、面試準則、不錄用感謝函、錄用通知,以至於員工入職後的各種疑難雜症、升遷、結婚生子,公司都必須重視,並在第一時間做適當的回應、鼓勵或慰問,才有可能成功引進並留住人才。
不僅重視留人,也重視求才。
因應數位浪潮席捲零售業,恆隆行目前亟需能洞悉消費者需求的大數據分析相關人才,人力銀行上開的26個職缺,就有近3分之1與此有關,但要找到這些人才,「有困難度,有困難度,」陳政鴻連續說了兩次。
恆隆行只能退而求其次,找有相關基礎的人才進來,經由實戰經驗逐步培養數據判讀能力,並同步和公司從外部顧客、內部員工體驗一起走數位轉型之路,「希望2到3年內愈來愈成熟,帶動公司走向成功數位轉型,」陳政鴻期許。
從恆隆行由企業自身數據轉型,帶動人才策略升級的做法可發現,導入數據留才,絕不只是科技公司賣軟體給企業而已,更牽涉到企業人資等部門角色的重整。
協助不少企業升級人才策略,台灣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群人才轉型事業服務部副總經理李怡箴舉例,科技公司的角色如今更像是導師,針對企業人才策略轉型導入新觀念,並建議使用不同軟硬體,成功關鍵則是策略主導者的視野與改革魄力。
同時,導入AI、大數據以後,人資也不再終日埋首計算薪資假勤、看考績等事務性工作,角色搖身一變成為解決方案經理,「重點在從員工角度思考,打造更好的員工個人體驗,」台灣微軟人資長王有蘋以自身經驗舉例。
在大缺工潮下,這種新思維若能扎根在企業內部,不僅能減少人資自身的工作負擔,更能幫助企業經營者在找到並留住得來不易的人才。

【天下雜誌。陳育晟(2022.04.08)。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0753】

連鎖企業品牌故事

潮流探索

推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