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成熟後,為何要從瀑布式走向敏捷式開發?遠通電收:開發時間至少省一半

瀑布式開發法特別適用於需求明確的情境。在 ETC 系統建置階段,大部分的需求都在合約中有定義,屬於電子收費系統的必要功能。當遠通走入 ETC 系統迭代優化階段,甚至運用「營運骨架」思維不斷進軍新的業務領域,要為系統優化或打造的功能,往往沒有合約做為規格依據,也缺乏明確的市場需求定義。怎麼辦?
這個問題,其實是所有系統軟體開發者的困擾。近年來,軟體界提出答案:
「即然沒人明說,就發問。問誰?問市場。怎麼問?實際測試。測試完,就立刻修改。逐步逼近市場需求。」
遠通從 2017 年引進此一見解。當看到市場上的潛在需求,就一邊開發系統,一邊調整優化,打造最小可行方案。在推出服務後,再依據客戶需求快速調整。這樣的做法,就是近年非常受到推崇的:敏捷式開發(Agile) 。
「若沿用瀑布式的開發方式,開發時間至少是敏捷式的兩倍。」 向德成協理指出:「瀑布式開發會花費很多時間規劃與研發,將系統做得很完整才驗收。但是當驗收成果不如預期,又必須花費大量時間重新修改調整,效率太低。」
「如果遠通在發現客戶新需求後,需要花一年時間開發,才能推出服務,這樣太久了。 現在不是大勝小、強勝弱的時代,而是快勝慢,一切講求速度。 」張永昌總經理認為敏捷式開發更能因應當代的商業環境。因應導入敏捷式開發,遠通內部打造一系列新的組織與管理模式。
跨領域敏捷團隊:持續改善、持續交付
一般企業內部,都以部門為運作單位:A 部門員工完成工作,交由 A部 門主管核可後,轉移到 B 部門接續進行;B 部門員工完成後,由 B 部門主管核可,轉移到 C 部門......。這種部門式工作方式,有四項缺點:
 各部門只需要負責分內工作,別的部門做得好不好,專案是否完成,都不需要在意。
 若最後發現專案出錯,部門之間容易相互推諉責任。
 部門主管負責管理、指導員工,卻不見得深入了解專案,也不對專案負全責。
 工作流程中,各部門主管指導效益不高,其檢核環節反而拖慢工作效率。
在訴求「敏捷式開發」的工作模式下,不能再依賴部門為運作單位。為了改善效率,遠通建立敏捷開發小組(Scrum Team),以開發維運的方式快速迭代,密集協作、快速優化產品,以滿足敏捷式開發的需求。
敏捷開發小組實際上如何協作?
具體而言,敏捷開發小組會怎麼做?以遠通實際團隊作業為例,共有五個步驟:
1. 確認需求
首先,從貼合市場需求的角度提出需要打造的新功能,例如智慧停車、點數兌換、uTagGO 易付、多元支付等。當確認一個功能需要打造,就進入下一步驟。
2. 組成敏捷開發小組
以多元支付功能為例,遠通會建立一個新的敏捷開發小組,團隊中包含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包含多元支付所需要的帳務、支付、資訊、應用程式等專業。
若有相關專業的員工,對這項多元支付專案有興趣,可以主動報名加入小組,或由專案負責人指派。在敏捷小組內部沒有部門之別,大家都是帶著各自專業加入。
3. 短期待辦清單
在專案開始前,專案負責人會和小組成員開會,一同討論客戶旅程,集思廣益思考客戶需求,例如應用程式嵌入、非會員支付等功能。最後,負責人會訂出使用者需求與短期工作待辦清單,準備執行。
4. 開發衝刺(Sprint)
團隊訂下待辦事項後,就會開始二到四週的每日開發衝刺。
每天早上,團隊會有站立會議,快速討論昨天、今天、明天的工作事項,例如串接金流系統、應用程式開發的進度等。團隊成員遇到瓶頸阻礙,也可在會議中一起討論克服方法,並找尋協助資源。
團隊透過看板軟體管控工作進度,以在短時間內得到最小可執行的成果為目標。
5. 釋出測試,快速迭代修正
最小可執行的成果不必是最終的完美版本;放上系統後,團隊會觀察客戶的使用情況,例如出現操作錯誤,或是與其他系統功能衝突……。得到這些反饋資料,團隊就針對問題快速修正產品,再將新版本放上系統測試。如此往復循環,直到成果符合使用者需求,且能穩定運行。

【經理人。謝宇程、葉奕緯(2022.11.02)。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books/view/65936】

連鎖企業品牌故事

潮流探索

推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