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食物浪費、幫助需要的人!全聯惜食計畫搶救上億物資,每月為15萬人「加菜」

全聯福利中心於2017年啟動「惜食計畫」,將即期生鮮食品捐贈給有需要的社福機構,至今已搶救上億物資、造福逾1千萬人次。全聯為什麼要這麼做?
每天晚上九點半,在全台各地的全聯福利中心前,會看到社福團體代表,前來領取貼有「惜食標章」的生鮮食品,為機構裡的受助對象「加菜」,提升餐飲品質。其實,這是自2017年起,全聯便開始力行的「惜食」計畫。
根據聯合國環境署2021年的《糧食浪費指數報告》指出,全球每年浪費近10億噸食物,尤其餐廳和商店的食物浪費,約占食物浪費總量的17%,若再加上農場和供應鏈中的食物浪費,總計有三分之一的糧食產出,是從未被食用的。若再細看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會發現消除貧窮和終止飢餓,分列第一和第二位,在在彰顯遏止食物浪費的重要。
而向來致力推動永續經營的全聯,深知食物浪費的重要性,早在2017年,便啟動惜食計畫,並將「惜食減廢」列為永續發展策略的一大重點。全聯副總經理賴淑子提到,全聯希望透過惜食三部曲,在行銷時宣導「吃多少買多少」「食農教育」的理念,並在門市販售折扣即期品、設立醜蔬果專區,以及推動惜食計畫,以降低門市廚餘,「既能避免浪費,也幫助需要的人。」
訂出嚴謹作業流程 惜食計畫讓人吃得安心
但要執行惜食計畫,其實相當不易,尤其全聯目前捐贈的食材,以蔬菜、水果、精肉、鮮魚、麵包、調理等六大即期生鮮品項為主。全聯行銷部協理劉鴻徵強調,現今少有單位提供營養價值高的生鮮剩食,主要是考量保存、運送問題,「但為了讓更多社會團體受惠,並讓所有人安心,針對惜食計畫,我們訂定了一套完善的標準作業流程。」
過往在全聯,生鮮食材均以「目視」進行管理,賴淑子笑稱,同仁會用「摸摸看看」的方式,確認食材鮮度,隨著門市生鮮專區快速發展,需要的人力愈來愈多,因此致力保持食材新鮮的全聯,便直接對所有生鮮產品訂下三日保存時限,待到效期最後一日,全聯會陸續進行八折、六折的特賣,若到晚上八點半仍未售出,同仁便會貼上惜食標章,並在九點半時,由通過審核的受贈社福機構前來領取惜食。
而為了讓食物能在新鮮、安全的狀態下,供社福機構領取,全聯特別針對受贈機構,訂出三大條件,首先,服務必須包括供餐且一定要有廚房;其次,距離門市的車程在30分鐘以內;第三,每天晚上九點半派員至門市領取惜食。
賴淑子解釋,訂下嚴謹的SOP,主要是為了確認真正有需要的社福機構能獲得惜食,並體現不浪費任何食物的惜食精神,「而且我們很清楚,食物只要一離開冷藏環境,就會逐漸變質,所以全聯還提供惜食專用冰桶,就是為了維持低溫,確保惜食品質。」此外,全聯的食安單位年年都會前往社福機構,針對廚房的衛生環境、冰箱功能進行抽檢。同時,機構每年還需要繳交書面資料,將惜食計畫執行的資訊回饋予全聯,以進行後續的調整、改善。
目前的受助對象包括街友、(獨居)老人、獨居身障、精神障礙者、戒毒者和偏鄉原住民等族群。而全聯捐贈精肉、鮮魚、蔬菜、水果、麵包等食材,富含高蛋白質和豐富維生素,對弱勢的長輩、兒童來說,都是必要的營養補充。
就有教會陪讀班的孩子,過去因為菜色有限,常因沒胃口吃得少,但有了惜食後,孩子的飯量從一碗增加到三碗,甚至還有人在初嚐牛肉滋味後,直呼從沒吃過如此美味的肉食。還有照護機構裡的長輩,如今每每臨近用餐時刻,便開始期盼待會到底能吃到什麼「好料」,結果全聯也真沒讓老人家失望,從精緻蛋糕、甜點到高單價水果,都曾出現在菜單裡。
惜食計畫幫助逾1千萬人次 廣獲外界肯定
惜食計畫執行至今,已累積超過300家門市、180家有供餐服務的社福機構參與,幫助超過1千萬人次,每月平均為83萬人次「加菜」,每年也成功搶救超過3千萬元被浪費掉的食物,累計金額高達1.46億元,若以一個便當80元計算,約提供逾182萬份餐點。計畫並廣獲各界肯定,繼2021年獲得台灣永續行動獎後,2022年再拿下遠見CSR暨ESG公益推動組楷模獎。
接下來,全聯期待「數位力」能為惜食減廢計畫注入嶄新活水,包括做好零售業最重要的訂存貨管理,持續減少浪費。賴淑子另外提到,由於到了晚上九點半,社福機構可能沒有人手能前往領取惜食,或許未來全聯能搭建惜食平台,讓有需要的團體,能直接在網路上登記,或是媒合中介團體,將惜食都先領回中介處理站,後續再視需求分送,「惜食計畫的實踐,不僅造福了資源匱乏的團體,還延續食材價值,真正做到友善環境。」

【遠見(2022.12.12)。https://www.gvm.com.tw/article/97280】

連鎖企業品牌故事

潮流探索

推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