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師8度錯失冠軍仍送出國 一之軒當員工最後的學校,離職率低到2%

2022年中秋前夕,一之軒總經理廖明堅和全公司上上下下500多人,為了烘焙業的旺季蓄勢待發,大伙做好加班準備,要在疫情後打出漂亮的一仗。
畢竟過去兩年多來,疫情讓一之軒客流量掉了一成五,所幸2021年緊急應變,在總部負責教育訓練的主管建議下,全台26家門市店長走進社區做生意,讓民眾在街坊也能團購買禮盒,彌補各門市損失的營收。
創辦人帶頭啃書,公司如學校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好在廖明堅很早就把權力下放,多年來的團隊訓練,養成中高階主管一遇到危機,自動帶領第一線員工解決問題,造就彼此革命情感。
即使最忙的時候廖明堅不在第一線,2022年中秋營業額還比2021年同期成長五成,關鍵要素跟他推動的「在職學習」有關。
2022年9月底《天下》記者走進一之軒位在新店的總部,首先迎來的不是麵包香,而是校園書香。
每天早上9點,一之軒固定舉行主管會議。會前廖明堅帶著主管們齊聲宣讀12條自律信條,牆上貼滿企業理念、核心價值等標語,他像校長一樣諄諄教誨,提醒大伙這個月為誠信月,勉勵員工要「以誠待人,信守承諾」。
接著總經理秘書也分享過去一週國內外新聞大事,各部門主管依序報告進度,而這些內容都透過內部廣播系統,同步傳送到各樓層正在工作的員工。無論資深、資淺,全都參與這場晨會,掌握新知、了解公司動態。
到了中午,幾位員工齊聚會議室,熱愛閱讀的廖明堅要求各部門每月舉辦一次讀書會,他名片上印著「總學習長」的頭銜,期許自己和員工要終身學習。
「企業是員工最後一所學校,」他認為很多人出了學校就停止學習、停滯成長,然而透過閱讀,反而能激發思考。
這個月管理部共讀《逆思維》,「出社會在職場念的書比在學校還要多,」管理部經理謝瓊瓊表示,閱讀的題材不設限,商管、心靈勵志、健康到玩桌遊,「讀書會目的不只是閱讀,而是能了解每個人處世的態度與想法,還能凝聚彼此的情感。」
廖明堅為什麼這麼重視學習?跟多年前的一次失敗有關。
畢業於中興大學(今台北大學)統計系的廖明堅,1980年從台北師大路一間小店面白手起家,創業初期每天開貨車載麵包到店裡賣,因為發現客人喜歡吃熱騰騰的麵包,做了個創舉:在店裡打造一道透明牆,讓民眾親眼看著師傅把剛出爐的麵包端上架,因而打響一之軒名號。
慘賠千萬,領悟經營要靠人才
只不過成功來得太快,「人生有三大悲哀,第一個就是少年得志,」廖明堅嘆口氣。
當時30多歲意氣風發,短時間內擴張太快,麵包店開了十幾間,還有兩家泡沫紅茶店、餐廳,營運跟不上腳步,公司瞬間從盈轉虧,慘賠快3000萬元,最後只能賣掉工廠、房子還債。
跌落谷底的經歷帶來沉痛的領悟,歸咎原因,「因為沒有人才,」廖明堅說,「一、兩間店很容易管理,大到十間店就要靠人才。」
他以台鐵、高鐵來比喻公司,「高鐵速度為什麼比台鐵快?因為台鐵只有火車頭在拉,而高鐵所有車廂都有動力,所以會一起前進。」他認為一間公司不能只靠老闆一個人在前面拉車頭,每位員工都要成為會動的車廂,公司才能與時俱進。
重新出發的一之軒,第一步對外先調整銷售品項,研發麵包以外的麻糬、桂圓蛋糕、綠豆冰糕、牛軋糖等伴手禮,打開一之軒在烘焙業的新篇章,為門市營收帶來成長,2021年營收達6.5億元,2022年有望達8億元。
第二步則是「向第一名學習」,廖明堅歸納組織擴張還需要靠企業文化來凝聚共識,他參考台積電、王品等各領域佼佼者的經營理念,再加上自己的信念,訂出一之軒「快樂、利他、分享」,以善為出發點的企業文化。
第三步則是加強人才訓練,新人訓練、考取證照、外語課程、儲備幹部訓練、員工鑽石計劃、門市服務訓練、專業課程、二代菁英教育、接班人訓練,平時還有讀書會。要在一之軒這間學習型企業翹課很難,一年四季有上不完的課。
對曾是西點師傅的翁綾憶而言,她不把職場的學習當壓力,反而樂在其中。她結婚生子後轉做行政內勤,一路從總機做到總務助理,期間主管鼓勵她進修人資、財管等課程,激發她的學習動力,還額外報名心靈成長課。
「只要想進修學習,(學什麼)公司都支持,」廖明堅說,只怕員工不想學。
為了以身作則,直到現在廖明堅仍維持在上班前、睡前的閱讀習慣,「我以前不念書,現在想盡各種辦法樹立榜樣,」他以第1名考上台大EMBA,陸續有5位員工受鼓舞,跟隨腳步。
「以前會認為『做胖』(麵包的日語發音)的人怎麼可能上EMBA?」自從吳寶春以後,廖明堅鼓勵員工勇於挑戰,只要有心申請,他一定幫忙寫推薦函。
鼓勵勝訓斥,離職率2%
不過,花這麼多時間教育訓練,不怕人才外流嗎?
多年來廖明堅觀察,烘焙業多為師徒制,徒弟就只是跟著師傅學做麵包,於是他把學徒納入員工鑽石計劃,培育出從15歲就開始做麵包的冠軍師傅張世彬。
張世彬的冠軍路來得晚,一路從學徒做到出師,比賽到第9年才拿到冠軍,期間共拿了8次第2名,「一之軒是我待過最有人性的公司,」他表示,過去待過其他麵包店,比賽沒拿到冠軍會被批評。
雖然到了一之軒,張世彬還是拿過很多次亞軍,但廖明堅都只是拍拍他的肩膀,要他繼續加油,還支持他出國觀摩進修,鼓勵他面對人群演講、建立自信。
老闆的信任,讓張世彬更能放膽創新,研發不少麵包新口味。3年前一之軒推動「新舒食主義」,張世彬帶著團隊研發無奶蛋的純素麵包,吃起來更健康、身體無負擔,開拓新市場。
主管會議上,張世彬站上台侃侃而談,揮別過往不善言詞的小學徒,讓廖明堅與有榮焉,但也擔心會被挖角或自立門戶。為了留住人才,廖明堅在公司內部舉辦「阿彬烘焙比賽」,藉由比賽讓張世彬傳承技藝,賦予榮耀感。
珍惜人才的做法,也讓一之軒一年離職率只有2%,有100多位員工年資10到15年,在流動率高的烘焙業很少見。
不過如果有培養多年的員工離職,廖明堅也衷心祝福,「訓練不是為了自己訓練,」他認為員工有才華為社會奉獻,對一之軒而言也是功勞一件。
而這股學習的動力,廖明堅也讓顧客看見。
2010年起,一之軒投入品牌轉型,廖明堅在念織品服裝系的女兒廖珮綺建議下,把主視覺改為亮眼的桃紅色。
2016年買了Pepper機器人放在門市和客人互動,2019年導入AI影像辨識結帳系統,2022年再戰新科技,引進自動化咖啡工作站,還在台北東區開了間素食咖啡廳。
導入數位科技難以反映在營業額,「但客人都在看,」廖明堅深信他的數位改革,即使消費者吃不到,卻能感受一之軒的成長。
求新求變的老牌子一之軒因無止盡的學習力,看上去青春永駐了。廖明堅秉持他學習至上的精神,女兒廖珮綺則注入更年輕新穎的概念,老一之軒自我進化的學習路,看來還沒停。

【天下雜誌。鄭景雯(2022.11.01)。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3363?template=transformers】

連鎖企業品牌故事

潮流探索

推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