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一年18億件塑膠垃圾宣戰 全聯「塑膠福利熊」瘦身了!

在台灣,跑一趟超市或量販店,採買回家的東西,除了生鮮蔬果,往往還有各種一次性塑膠包裝袋、保麗龍盒、保鮮膜、泡綿網套;以1袋4顆蘋果為例,就可能有4個泡綿網套與1個塑膠袋,最後恐怕都進了焚化爐。
方便的代價,必然是滿坑滿谷的垃圾嗎?
在歐洲的所有超市,絕大多數瓜果蔬菜都是散裝在籃子裡,直接擺在架上,消費者可直接放進購物籃,就連洋菇、堅果都可散裝挑選。
台灣超市的領導業者全聯,2022年起開始做出了改變。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
全聯市佔第一名,減塑成績卻是後段生
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數據,2021年,在台灣的超市中,全聯市佔率達64.1%,龍頭地位當之無愧,但能力愈大,責任也愈大,外界的要求聲音開始出現。
2022年7月初,在台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上,向來以激烈抗爭手段聞名的綠色和平,找來身穿塑膠袋的全聯吉祥物現身,甚至在鬧區買看板廣吿,點出全聯1年製造上億件塑膠垃圾,引起眾人注意。
全聯跟環保團體的關係,的確是「不打不相識」。
談起這一段,被稱為「全聯金頭腦」的行銷部協理劉鴻徵面帶苦笑,「以前我們可能不夠重視減塑,」他說,「因為全聯這幾年發展很快,一直往前衝。」
確實,以「飛速」來形容全聯的成長,並不誇張。近5年,全聯營收成長五成,達1500億元,2022年可望接近2000億元,店數超過千店,幾乎每兩家超市就有一家全聯,且仍在擴張。
啟動永續計劃,塑料大瘦身
2022年10月,全聯正式成立永續小組,由副總經理賴淑子擔任召集人。在全聯集團20多年的賴淑子,是全聯職位最高的女性主管,也剛被林敏雄指派出任全聯和大潤發合併後的首任營運長。
劉鴻徵點出了全聯幾個減塑的努力方向。
第一,從源頭減少(Reduce)一次性塑膠廢棄物。
2022年10月底起,裸賣(無包裝)蔬果專區走進1000多家全聯門市。在全聯南港旗艦店,一進門就是裸賣專區,裡頭有牛心蕃茄、奇異果、小黃瓜、蘋果、柳丁等,甚至也有葉菜類。
劉鴻徵說,原本擔心裸賣品項保存期限變短,會造成食物淘汰增加,但同仁發現,因為裸賣蔬果賣相好,銷售成長大大超出預期;其中賣最好的牛心蕃茄,因為迴轉夠快,新貨汰換速度超出預期,就不怕不新鮮。
這改變不容易。因為全聯在生鮮的經營,師承日本善美的超市,而日系服務的特色,往往包裝較多。
「我們也開始檢討,因為這幾年看到歐美超市裸賣愈來愈普遍,」不過劉鴻徵也提醒,台灣氣候濕熱,某些蔬果裸賣可能讓淘汰率變高,造成剩食問題,是需要注意之處。
第二,是在賣場中提供可重複使用(Reuse)的購物托盤。
在南港旗艦店的蔬果裸賣專區,出現了厚紙製成的托盤,消費者可以盛裝裸賣蘋果與奇異果,在結帳後把水果裝入自己的購物袋,再把托盤交還給店員。
全聯商品部生鮮中心課長王俊杰觀察到,消費者選擇變多,大部份樂見其成,但是有機商品需要認證包裝,以及裸賣商品損耗較高等問題有待克服。
全聯也以抽獎活動誘導消費者自備可重複使用購物袋;另外,為鼓勵自備杯子買咖啡,全聯把政府要求的自帶杯減免5元優惠,加碼到8元,消費者自帶杯的比率從12%提升至50%。
第三,是回收(Recycle),全聯塑膠袋採用100%回收塑膠製成。
劉鴻徵指出,除了雙北的付費購物袋是專用垃圾袋外,全聯其他縣市的塑膠袋都已改為100%回收料製,「我們希望傳達的是,希望消費者自備購物袋,就算必須買袋子,也不會製造新的塑膠垃圾,」他說。
另外,在台灣現有法規禁止再生塑膠盛裝食物後,全聯也絞盡腦汁希望減少原生塑膠。他們發現,塑膠袋其實有三層,於是突發奇想,思考能不能在中間層使用回收塑膠?包材廠商在積極研發。
第四,與包材供應商共同研究,幫塑膠包裝「瘦身」。
劉鴻徵說,全聯也正在積極跟蔬果生產者與食品加工業者溝通,如何研發出更減廢的包裝。
他舉例說明,過去裝芭樂的塑膠夾鏈袋很厚,全聯於是與包材商一起研發出塑膠用量減50%,又能維持強度的包裝袋。目前發現,有水果包裝業者開發出網狀結構,不但讓蔬果透氣又可減少塑膠使用,也納入研究範圍。
然而,以加速擴張為目標的全聯來說,許多減塑、永續做法都還在實驗階段。從永續小組由已經身兼數職的副總兼任,未晉用專任人才,可看出減塑也許並非此階段的要務。
在全聯CSR報告指出,全聯將透過容器循環、包材減量等措施,每年減塑25%,但尚未公布各部門的目標細項與具體做法。
綠色和平減塑專案主任張凱婷肯定全聯開始採取實際行動,針對蔬果裸賣專區,張凱婷提醒,全聯應持續紀錄塑膠包裝用量,仔細檢視成果,進一步設定減量目標。
當全球零售業無不絞盡腦汁減廢與減碳,領頭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然而,每年上億件塑膠垃圾要減量,絕非一蹴可幾,全聯的積極應對之外,還需要更多消費者付諸行動共同參與。
消費者,你準備好了嗎?

【天下雜誌。 劉光瑩(2022.11.22)。https://www.cw.com.tw/article/5123655】

連鎖企業品牌故事

潮流探索

推薦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