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搶進生鮮電商 有何優勢衝破全聯與momo的銅牆鐵壁?

統一強攻生鮮電商,迎戰全聯小時達和momo超市快配,零售業強攻生鮮電商,各自出招大車拚!不過專家表示,電商要建冷鏈真的不容易,難度比常溫商品高很多,生鮮電商如何做出特色,克服庫存和配送,相信會是課題之一,統一集團擁有龐大的物流供應鏈優勢,為這波生鮮電商競爭投入震撼彈。

統一由旗下統一數網二大核心事業體為「數位流通」及「數位行銷」,在2020年成立生鮮電商「鮮拾」,希望透過著墨生鮮食品領域,業績量體的快速成長,未來發展重點包括站上選購的流程優化、售後體驗與服務、冷鏈物流體驗再升級。

 全聯「小時達」以生鮮殺出一條血路
全聯從實體跨入實體電商,在2021年推出「小時達」,以生鮮殺出一條血路,現今已是實體電商霸主。全聯總座蔡篤昌曾表示,小時達雖賠錢也要衝高市占,採兩大策略為拉高品項數與客單價,2022年業績達45億元,2023年即使沒有疫情紅利,全年上看60億元,未來占比挑戰10%,等於逾100億元,等於成長66%。

蔡篤昌說,2023年即使沒有疫情紅利,第1季小時達業績依然成長超過50%,平均客單價成長4成,顯示消費者對於外送服務已產生依賴性;而24小時營業的小時達專門店全台超過10家,所以小時達24小時皆有配送。

他也認為,發展小時達對電支全支付將有所助益,因小時達與兩大外送平台-熊貓、UberEats合作,坐擁年輕客群,與全聯的婆婆媽媽互補,未來全支付也希望打入兩大平台,讓支付與外送整合,以服務全客層。

專家指出,2020年11月中併購生鮮快配電商「熊媽媽買菜網」,東購持股75%,要拚「生鮮配送最快電商」,期間經歷三級警戒帶來業績高峰,兩年後卻在宅自煮風潮中黯然收攤,一部分原因正是因為「全聯小時達」外送到府服務,不但24小時提供外送服務,打破傳統通路只能等客人上門的侷限,拚零售最後一哩路,目的是把商品親手送到客人手上。

而電商龍頭momo超市快配最快是三小時到貨,區域只有雙北地區,配送的商品有食品飲料、保養品等。

 電商二部曲 搶蓋倉庫布建冷鏈
不光超市布局外送服務,超商雙雄包括7-ELEVEN和全家看準宅自煮,2022年可說興起開超市店潮。

另外,電商要建冷鏈並不容易,難度比常溫商品高很多。一位不願具名的電商高層表示,「我覺得網路賣生鮮,不是不可行,但難度比常溫商品真的高很多,這牽涉到冷鏈問題,因為宅配冷凍稍微退冰十分鐘沒關係,冷藏商品像是牛奶,退冰個15分鐘就壞了。」

他認為,這跟電商的演進有關。第一階段電商多年前為了賣衛生紙或洗碗精這類民生用品,在沒有統倉前都是交給供應商配送,主要是民生用品單價低,運費成本太高,交給廠商配送,才能降低成本。

接著第二階段,是各大電商開始蓋倉庫,訂下滿499元或500元的免運門檻。「不敢訂太高,是因為競爭激烈,消費者可能只想買一瓶洗碗精80元,為了湊到499免運已經很不容易,如果免運門檻定太高,客人怎麼湊得到?」該高層更坦言,「這還是賠錢在撐!就算消費者買到500元,運費和倉儲費都很高。」

現在電商開始蓋統倉甚至是衛星倉,將運費分攤給供應商,所以更減少成本費用。「回頭來說生鮮青菜,青菜單價就跟洗碗精一樣,假設一斤菜要50塊,如果電商還在第一階段,就只能叫廠商直接配送,若是第二階段要自行吸收運費,客人要湊免運,不就得買十斤?誰會買啊?」

所以電商賣生鮮,就像民生用品一樣,屬於低單價日用品,要想投入生鮮市場,需有很大的冷藏和冷凍倉,才能集中各式蔬菜,倉庫不但會比超市還大,甚至媲美量販店,將蔬果集中在一起,才能湊菜。因此關鍵是,如何讓菜能快速送到,又能保持新鮮,還要投資費用在倉庫上,難度真的很高。

【經濟日報。何秀玲(2024.01.05)。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0871/7689311?from=edn_search_result】

連鎖企業品牌故事

潮流探索

推薦刊物